您现在的位置: 名言大全网www.nunlou.com >> 诚信名言 >> 正文
  诗经:桓           ★★★ 【字体:
诗经:桓
作者:佚名    诚信名言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7/19    

  诗经:桓绥万邦,屡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

  于昭于天,皇以间之。

  1、绥:和。万邦:指天下各诸侯国。

  2、娄:同“屡”。

  3、匪解:非懈,不懈怠。

  4、桓桓:威武的样子。

  5、保:拥有。士:指武士。

  6、于:往。以:有。有四方,即征服四方之国而拥有天下。

  7、克:能。家:周室,周王宗室。

  8、於:叹词。昭:光明,显耀。

  9、皇:皇天。间:通“瞷”,监察。

  万国和睦,连年丰收,

  全靠上天降福祥,

  威风凛凛的武王。

  拥有英勇的兵将,

  安抚了天下四方,

  周室安定兴旺。

  啊,功德昭着于上苍,

  请皇天监察我周室家邦。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武王克商,作《颂》曰:……又作《武》,……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可知《桓》是乐舞《大武》六成(第六场)的歌(关于《大武》的详细介绍,见《周颂-我将》一诗的作品赏析析字)。据《礼记-乐记》,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作有如下说明:“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按,旧读“崇”下断句,非)。”郑玄注解“六成”为“六奏象兵还振旅也”。而《毛诗序》云:“《桓》,讲武类祃也。桓,武志也。”孔颖达疏云:“《桓》诗者,讲武类祃之乐歌也,武王将欲伐殷,陈列六军,讲习武事,又为类祭于上帝,为祃祭于所征之地,治兵祭神,然后克纣,至周公、成王大平之时,诗人追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则所述与《礼记》所引孔子之言不合。按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此篇文字又有“于以四方,克定厥家”之句,表明周王朝已经统有四方,则毛序孔疏谓此诗为武王伐殷讲武类祃之乐歌与原诗文本不合。今按:《大武》六成的乐舞表现的是周公带成王东伐奄国之后,回到镐京,大会四方诸侯及远国使者,举行阅兵仪式,即所谓“兵还振旅”,以扬天子之威的史实,《桓》诗即为举行阅兵仪式前的祷词。

  诗的前三句,是以“绥万邦,娄丰年”来证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娄丰年”在农耕社会对赢得民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对能致物阜年丰的王朝总会表示拥护;而获得农业丰收,在上古时代离不开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娄丰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天意的象征。中间四句歌颂英勇的武王和全体将士,并告诉全体诸侯,武王的将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卫周室。叠字词“桓桓”领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壮的气势,而“于以四方”云云,与首句“绥万邦”上下绾合,一强调国泰民安,一强调征服统治,而都有周室君临天下的自豪感。最后两句是祷告上苍、让天帝来作证,以加强肯定,同时也是对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应。诗的核心就是扬军威以震慑诸侯,从而达到树立周天子崇高权威的目的,其内容正与《尚书-周书-多方》一致。诗名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点明了主题。诗的语言雍容典雅,威严而出之以和平,呈现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涌动着新王朝的蓬勃朝气。

诚信名言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诚信名言:

  • 下一篇诚信名言: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普通诚信名言 诗经:桓
    普通诚信名言 伤心心痛的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诗经:汉广
    普通诚信名言 伤感说说心情短语
    普通诚信名言 唯美伤感的英语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有关幸福的名言
    普通诚信名言 张小娴:人生十种遗憾
    普通诚信名言 qq伤感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遇到最好的自己
    普通诚信名言 那些让人流泪的微笑
    普通诚信名言 幼教格言
    普通诚信名言 苏轼:青玉案
    普通诚信名言 一些伤感经典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为现在而活
    普通诚信名言 痛苦,就是因为我们太弱;从容,就是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理想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人生感悟经典格言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古代侠客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技工父亲教会我的5堂课
    普通诚信名言 感恩名言名句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风的诗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酒的伤感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大学毕业感悟
    普通诚信名言 论语子罕篇第九
    普通诚信名言 伤感语段摘抄
    普通诚信名言 感悟母爱
    普通诚信名言 诗经:瞻彼洛矣
    普通诚信名言 听说,你现在过得很辛苦?
    普通诚信名言 年轻人闯世界不能丢掉的原则
    普通诚信名言 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名言大全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粤ICP备2022003335号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