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励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名言警句 | 读书名言 | 名言名句 | 哲学名言 | 爱情名言 | 立志名言 | 诚信名言 | | ||
|
||
|
|||||
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轻想到的 | |||||
作者:佚名 爱情名言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9/23 | |||||
由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轻想到的 一心想实现自己物理学的梦想,攀登到世界的最高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儿子的梦想,有时我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谈,感觉我这有生之年估计看不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天,或许孩子这辈子也不会达到那个水准。当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其中,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今年36周岁。这时的我却又有点想入非非了,如果儿子有那么一天,也象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那样三十多岁时获得,那我就能看到那一天了。 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以来总认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垂老者,因为要等到成果被人们认可时总要经历一些年代,而到那时人已经老了,当5日我从厦门旅游归来,上网看到这则消息时,真的发呆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以是年轻的,今天在家我上网查找往年的历史,发现对于“70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奖,在我羡慕其“年轻”时,实际上,比诺沃肖洛夫年轻的诺奖获得者大有人在,我们所熟知的就有李政道、杨振宁,他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31岁、35岁,在诺贝尔奖历史中,年龄最小的获得者只有25岁,是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由此可见,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要有七老八十才能得到。 不过看看我们国内的一些资料,我们不难发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都是四十以上的人,对于那些四十左右的人员,在我们国内的一些报道中总是称为年轻的科学家,可见在我们国家,要想达到科学的顶峰就要具有 “媳妇熬成婆”的过程,一般年轻人很少受关注,再加上我国的学制,等博士读出来一般也要有27、8岁了,接着成家等一些琐事,学术一事也就耽搁了,往往过了学术黄金期后,各种荣誉才会接踵而至,所以在我国40岁称年轻一点也不奇怪。()儿子曾经为学术年龄跟我争议过,他列举了世界上获得成就的人物都是年轻,有的是在年轻时发现的,到老时人们才证实了他,承认了他。他说:26岁前没有成果出来,这一生想获得成果就难了,人的创造力在26岁前是最容易爆发的,最有奇思异想的年龄。我一直想找事例驳倒他,找了一些大器晚成的事例,我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这方面的文章,这次诺贝尔奖得主是年轻的,又让我在儿子面前输了,儿子不想在国内读书,他觉得国外的学制好,可以缩短学程,早日完成他的心愿。想想真有他的道理。 今天有时间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诺贝尔奖,发现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在看了一些研究者的分析,认为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26岁至46岁的年龄段。这不得不让我对儿子的理论有所思考,现在儿子选择了他的路,他已经成功就读香港科技大学,他为自己的理想实现近了一步,现在看看儿子的选择还真有他的道理。看看国内那些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生,他们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困难,更何况现在国内的博士学位可以用生产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再看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青年教师、研究人员,为挣够可以兑现工资的“学术工分”,做着与学术无关的事情,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了填表格、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寻找期刊发表的过程中,虽然撰写了不少的论文,但价值几何? 综观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功利与浮躁的成分居多,教育与学术行政化倾向严重,不改变这些现状,中国要出一位诺贝尔奖还不知要过多少年,虽然杨振宁预言不出十年,中国本土会出现一位诺贝尔奖,看着如今的现状,真的存在疑义,不过作为中国人,真的很希望能早日看到那一天。也希望儿子能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能看到那一天,我要善待自己,好好保养自己,做个长寿老人。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励志日志:积极的气氛,从早晨开始] [励志日志:失望和希望] |
|||||
爱情名言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