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中心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名言大全网www.nunlou.com >> 诚信名言 >> 正文
  王安石:春夜           ★★★ 【字体:
王安石:春夜
作者:佚名    诚信名言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5/2/24    

  王安石:春夜作者: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

  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

  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

  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

  只看见随着月亮的移动,

  花木的影子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一)整体评说。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的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这首诗的好处是处处紧扣着深夜,却又没有一句直接说到夜已如何,而只写夜深时的种种景象。

  其实不看作者的写诗背景,单独看诗,是看不出这是怀念亲人的。但从诗词中可以感觉出,作者因为心里惦念着某事或某人,显得睡卧不安。

  (二)写作手法。

  这首诗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作者写夜,通篇是利用了各种物景的变化来替代的,没有直言,这体现了中国诗词一贯含蓄的作风。作者写心情,用的是“托词”,口里说是恼春色,实际是另有所想,都是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此诗还使用了借代等手法。

  (三)解说诗句。

  第一句“金炉香尽漏声残”,单看这句,是看不出在写春夜的,夏夜,秋夜,冬夜都可以用。诗句比较普通。“金炉香尽”和“漏声残”都是形容夜已很深。古人用漏壶测算时间,一个漏壶的水快滴尽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多了。苏轼《卜算子》用过“漏断人初静”,也是用“漏”写夜,基本上诗词里写“漏壶”都是在写夜。

  第二句“翦翦轻风阵阵寒”,“翦”,原意是指整齐的羽毛,这里是用来形容寒风料峭。这句描写风的“轻”“寒”。从这句才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写“春”。因为夏风凉习,秋风萧杀,冬风凛冽,只有春风才“轻”且“寒”。诗的前两句合起来,是先“夜”再“春”,不是先“春”再“夜”,显得比较庸俗和普通。

  第三句“春色恼人眠不得”。这句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比较出彩的。因为诗词里写春色,一般是两种态度为主流。一是赞赏喜爱和眷恋的,一是哀叹惋惜和感慨的,其实也是爱春色,但就是提前担心它流走。王安石在这里别出心裁,表示“春色恼人”。为什么恼人呢,背后肯定有玄机。至于什么玄机,作者在诗里未点明。读者可以根据这句来推断,肯定是有样东西,让作者觉得比欣赏大好春色更值得用心思记挂的。那就是——亲人。

  第四句“月移花影上栏干”。虽说“月移花影”属于“俗词俗句”,但写景不错,有月有花,影动花凝。这句诗间接表明,作者是一直没睡,看着花影从庭院移到栏杆。夜更深沉,人却始终难眠。究其原因,是思念太深的缘故。

  总的说来,这首诗最出彩的句子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余者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普通的诗句。

诚信名言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诚信名言:

  • 下一篇诚信名言: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普通诚信名言 王安石:春夜
    普通诚信名言 看完这二十个问题再结婚
    普通诚信名言 人生“九不过”,句句有天机
    普通诚信名言 李商隐:代赠
    普通诚信名言 卢纶:塞下曲·鹫翎金仆姑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雪的诗
    普通诚信名言 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普通诚信名言 伤感语段
    普通诚信名言 幼儿园毕业老师感言
    普通诚信名言 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们啊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愁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李白写的古诗
    普通诚信名言 人生应把握的十个“度”
    普通诚信名言 如何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那一年?
    普通诚信名言 吕岩的诗
    普通诚信名言 钱塘江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有福之人的十种心态
    普通诚信名言 孤独伤感的说说
    普通诚信名言 描写边塞风光奇异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洞庭湖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西湖的古诗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友情的伤感说说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爱情悲伤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写给单身的你
    普通诚信名言 七夕节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人,一定要大气!大气才有大财
    普通诚信名言 一个误导了几代人的半截故事
    普通诚信名言 王安石:登飞来峰
    普通诚信名言 让你的优秀配得上你的自尊
    普通诚信名言 伤感的英语语句
    名言大全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粤ICP备2022003335号 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