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名言大全网www.nunlou.com >> 诚信名言 >> 正文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 【字体: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作者:佚名    诚信名言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27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1、原题: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2、泗州:安徽泗县。

  3、南山:在泗州附近,淮河南岸。

  4、洛:安徽洛河。

  5、蓼茸:蓼菜嫩芽。

  6、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因时近立春,故此云“试”。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上片写山行俯瞰所见,其人在山中,自不待言。下片言午餐,雪沫乳花,蓼茸蒿笋,山野风味盎然。——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这首纪游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物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诚信名言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诚信名言:

  • 下一篇诚信名言: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普通诚信名言 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
    普通诚信名言 有关冬天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李白:怨情
    普通诚信名言 北大青鸟就业感言
    普通诚信名言 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普通诚信名言 有关思乡的古诗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冬天伤感的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这50句线遍
    普通诚信名言 爱情古诗句大全
    普通诚信名言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普通诚信名言 情场失意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二十几岁,我们为什么都怕走弯路?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雨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诗经:摽有梅
    普通诚信名言 顾况:宫词
    普通诚信名言 你凭什么穷得那么心安理得?
    普通诚信名言 描写风景优美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诗经:宛丘
    普通诚信名言 黄庭坚:望江东
    普通诚信名言 撕心裂肺的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曹丕:燕歌行
    普通诚信名言 古代名言名句大全
    普通诚信名言 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普通诚信名言 最最伤感的句子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朋友送别的诗句
    普通诚信名言 关于友情的古诗
    普通诚信名言 迷茫,有时候只是一种借口
    普通诚信名言 年轻人一定要懂的15个道理
    普通诚信名言 尊重名人名言
    普通诚信名言 科技名言名句
    名言大全网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作者或来源机构不同意本站转载采用,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粤ICP备2022003335号 站长: